第九十九章:陛下定名
關燈
小
中
大
殿試的效率很快,因為名義時由皇帝主持閱卷的工作,底下人不能不賣力。
皇帝不閱卷,但是決定名次。
由貢院擬定名單,將參加殿試的士子們的成績按高到底的排好等級,雖說沒有定,但是事情都辦好了,領導只要拍板就好。
這樣皇上輕松又有面子,省的他亂選一氣,不過也有例外的。
“易卿,此次殿試一共錄取了多少士子?”接過名策,仁宗一邊瀏覽一邊詢問道。
“稟陛下,此次殿試共有三百八十六人,其中進士科二八七十五人,諸科一百一十一人。”老易這幾日高興歸高興,工作還是沒有忘。
雖然細節他不用管,但是向領導匯報工作這種好事,還是要他這個一把手來,自然會問清楚的。
宋朝算是比較開放的時代,不止進士一科,還有明法、明經科等,雖然沒有進士尊貴,但是報考的人也很多,就像考公務員一般,有的人考到了熱門地方,有些人卻進村從村官開始。
“卷子臣已經備妥,請陛下聖覽!”老易不慌不忙的從袖子裏拿出一疊考卷,只是薄薄的一份,並沒有好幾百份的樣子,這是很講究的,給最高領導過目,自然是把最好的挑出來,不出意外,這就是第一甲進士了,而且狀元、榜眼、探花也會從中產生。
接過卷子,仁宗自然沒有去翻姓名,為了公允,他非常仔細的閱讀考卷的內容,臉上時不時點頭微笑,看來很滿意的樣子。
這些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文章,自然是好看又舒服的。又陸續的翻了幾份卷子,仁宗就有些乏了,後頭的閻公公非常有顏色的就給他揉起了肩膀。
不得不說閻公公很牛叉,仁宗剛剛覺得自己左肩有點酸,閻公公就像是蛔蟲一般,重點捏起了左肩,力度不重不輕,剛好合適,身邊有這樣一個機靈的人真不錯。
原來仁宗還有些舍不得洪公公,畢竟伺候習慣了,想不到老閻一來,那是潤物細無聲,一下子把仁宗的不適應給消除了,也立刻忘了老洪的好,還在想他應該早點退休的。
舒服了的仁宗開口問道:“易卿,諸多士子當中,你心意屬誰為狀元?”
這個問題不好回答,你要是說的和皇上想的不一樣,皇上不高興,要是說的一樣,好像是你給皇上決定一樣,皇上還是不高興。
老易考慮了一下,答道:“若論言之有物,當以王安石第一,若論文章氣勢,當以司馬光第一。若是看文采華麗,還是韓絳第一。”
官場真是鍛煉人,連剛正不阿的老易也開始耍滑頭了。不過這話,仁宗愛聽。
他把這三人的卷子抽出來看一遍,果然是各有所長。
說起來,老易也是放了點小心思的,他更中意王安石,寫的實在是對胃口,人才啊,所以特意放在了第一位說。
不出意外,仁宗應該不會駁斥,言之有物是策論的最大要求了,這自然是最高讚譽。
可是仁宗看到王安石卷子上面的那一句“孺子其朋”,臉就不高興了,再看到王安石的介紹,想起來這不是吃魚食那小子麽。不行,圈圈個叉叉,直接把他丟出了前三。
老易一看,嘆了一口氣。“孺子其朋”一典出於《尚書·周書·洛誥》。原文是:“孺子其朋,孺子其朋,其往。”本是周公對成王的口吻,一般理解為“你這年輕的小孩啊,今後和群臣要像朋友一樣融洽相處。”皇上就是一只狗,只能捋順毛,王安石同學的狀元可惜了。
看著仁宗刷刷的勾了三份卷子,知道大局已定,老易也就不再說什麽。
按照慣例,仁宗又拿起名策大略的瀏覽一遍,再隨機的抽點幾個名字,讓身邊的手下去貢院取卷子,以防作弊。
仁宗看了一圈,忽然看到名策末尾有一個熟悉的名字,左軼。
好像是在那裏看過?下意識的也點了一下。
“就這些吧。”仁宗放下手中的名策,老易看到點了自己學生的卷子,很開心。實際上他也是心存僥幸,不過畢竟是自己學生也不好開口,說不定那小子還運氣頗好。
過了小片刻,氣喘籲籲的小官員就拿著卷子返回了。把卷子遞給皇上,隨即站到後頭歇息,隨時準備聽從吩咐。
擺上最上面的就是左伊的卷子,仁宗迎接過來,就驚訝道:“這字……”
老易心中得意,面上卻沒有任何波瀾,開口道:“聖上慧眼,此乃老朽那不成器的學生的考卷,也就這字拿的出手了。”
仁宗笑著點了點頭,字確實不錯,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。不過他還是沒有想到是左伊,老易當過先生,學生自然是不少的。
字好看,自然看的時候心情就好,洋洋灑灑幾千字,看下來直白又好懂,斷句也清楚,說的是不要隨便變法,一篇策論,言語還很幽默,例舉商鞅變法,之類的,搞的人民群眾只有兩個選擇,一個是上吊死,另一個是除了上吊以外的死法,比如投河……
仁宗看了都笑了。他覺得這篇策略實在是太精彩,太和他意了。
“好!如此好文,朕要是不看,就被你們埋沒了!就賜探花郎吧。”皇帝心情好,底下的也只是匆匆的掃了眼。
但是老易卻忽然跳出來說:“不可,皇上萬萬不可。此子太過年輕,還尚需磨礪,賜予同進士出身足以。”
老易不是要阻礙自己的學生進步,可是貿然來個探花,這個閑話大了,況且自己是為了讓那小子磨礪來了,能中就不錯了,按那小子的水準,過兩年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,如今這探花,把他推到這個位置,會讓那小子太驕傲了吧,他缺少的是磨礪,而不是名聲。
仁宗頓了一下,不明白老易居然還要阻止學生進步,這種事情他皇帝都開口了,底下人自然不會說閑話了。
皇上身後的太監閻公公看了那個卷子,卻著急了,他雖然看不來好壞,但是名字好歹認識,左軼左公子啊!如果他入朝做官,那接觸的機會就多了,老閻一直把左伊當他的福星,如此賣好的行為是一定要做的。
宋朝政治環境寬松,太監偶爾插科打諢說兩句話也沒有關系,況且看此刻老易這麽一說,皇上明顯有點不高興了。
“啟稟陛下,老奴有句話要說。”閻公公大膽的開口了。
仁宗楞了一下,這閻公公向來守規矩,今日為何如此,還當著老易的面,要知道這老易很蠻的,他要是參一本太監幹政,你老閻估計也要退休了,我都保不了你,不過看他如此鄭重,仁宗還是點了點頭。
“老奴聽聞此次貢士出了個最小的貢士,想必就是易大人的學生吧,此乃大宋之福,陛下之福啊,老奴認為易大人應該舉賢不避親,如此人才應該早日為聖上分憂才是。”閻公公正氣凜然的說了這些話。
老易和仁宗都愛聽。
仁宗聽到說年齡最小,好奇的翻了一下考生的資料,虛歲14歲,姓左,叔父左承仕……
別人不記得,這個名字以提醒,仁宗立刻想起來了。靠,那小屁孩,一個女娃娃居然來考狀元,誰給她的膽子。再一看,老易和老石推薦她直接參加考試的,仁宗苦笑了一下。
他還不能罵老易啥啥的,剛剛人家還拒絕了要點他為探花郎,說明他並不知情,想來老石那整天喝酒喝的暈的時候比醒的時候多的人,肯定也不懂。
此刻聽閻公公這麽說,應該也是想兩邊賣好,也不懂,說起來只有自己知道內情。
仁宗很內傷,自己剛剛還開口讚好,這到底好還是不好呢?想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拿出了隨身帶著的帕子,仁宗拿出來展開,看到上面的一對傻鳥,忽然“撲哧”一笑。
古有花木蘭,為何他朝不可以有女探花。
仁宗想著宮裏宮外,約束極大,他晚上想吃個夜宵都要猶豫,人生實在是無趣,那小孩倒是有趣,不如就這樣吧……
“易愛卿,如此年輕,受挫未必是好事,就這樣吧。”仁宗用筆把名策末尾左軼的名字劃去,又在第三的位置把左軼的名字補上,一臉得意的笑到。
“陛下聖明。”老易看事情已定,不好說啥了。
仁宗定了基調,這見識就算完了。他翹了翹腿,老易識趣的告退了。
想到未來的精彩,那些朝堂的老學究們,要是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厲害人物是個女娃,不知道他們會如何表態。仁宗心情很好,也不再看奏章了,擺架去張貴妃那裏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皇帝不閱卷,但是決定名次。
由貢院擬定名單,將參加殿試的士子們的成績按高到底的排好等級,雖說沒有定,但是事情都辦好了,領導只要拍板就好。
這樣皇上輕松又有面子,省的他亂選一氣,不過也有例外的。
“易卿,此次殿試一共錄取了多少士子?”接過名策,仁宗一邊瀏覽一邊詢問道。
“稟陛下,此次殿試共有三百八十六人,其中進士科二八七十五人,諸科一百一十一人。”老易這幾日高興歸高興,工作還是沒有忘。
雖然細節他不用管,但是向領導匯報工作這種好事,還是要他這個一把手來,自然會問清楚的。
宋朝算是比較開放的時代,不止進士一科,還有明法、明經科等,雖然沒有進士尊貴,但是報考的人也很多,就像考公務員一般,有的人考到了熱門地方,有些人卻進村從村官開始。
“卷子臣已經備妥,請陛下聖覽!”老易不慌不忙的從袖子裏拿出一疊考卷,只是薄薄的一份,並沒有好幾百份的樣子,這是很講究的,給最高領導過目,自然是把最好的挑出來,不出意外,這就是第一甲進士了,而且狀元、榜眼、探花也會從中產生。
接過卷子,仁宗自然沒有去翻姓名,為了公允,他非常仔細的閱讀考卷的內容,臉上時不時點頭微笑,看來很滿意的樣子。
這些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文章,自然是好看又舒服的。又陸續的翻了幾份卷子,仁宗就有些乏了,後頭的閻公公非常有顏色的就給他揉起了肩膀。
不得不說閻公公很牛叉,仁宗剛剛覺得自己左肩有點酸,閻公公就像是蛔蟲一般,重點捏起了左肩,力度不重不輕,剛好合適,身邊有這樣一個機靈的人真不錯。
原來仁宗還有些舍不得洪公公,畢竟伺候習慣了,想不到老閻一來,那是潤物細無聲,一下子把仁宗的不適應給消除了,也立刻忘了老洪的好,還在想他應該早點退休的。
舒服了的仁宗開口問道:“易卿,諸多士子當中,你心意屬誰為狀元?”
這個問題不好回答,你要是說的和皇上想的不一樣,皇上不高興,要是說的一樣,好像是你給皇上決定一樣,皇上還是不高興。
老易考慮了一下,答道:“若論言之有物,當以王安石第一,若論文章氣勢,當以司馬光第一。若是看文采華麗,還是韓絳第一。”
官場真是鍛煉人,連剛正不阿的老易也開始耍滑頭了。不過這話,仁宗愛聽。
他把這三人的卷子抽出來看一遍,果然是各有所長。
說起來,老易也是放了點小心思的,他更中意王安石,寫的實在是對胃口,人才啊,所以特意放在了第一位說。
不出意外,仁宗應該不會駁斥,言之有物是策論的最大要求了,這自然是最高讚譽。
可是仁宗看到王安石卷子上面的那一句“孺子其朋”,臉就不高興了,再看到王安石的介紹,想起來這不是吃魚食那小子麽。不行,圈圈個叉叉,直接把他丟出了前三。
老易一看,嘆了一口氣。“孺子其朋”一典出於《尚書·周書·洛誥》。原文是:“孺子其朋,孺子其朋,其往。”本是周公對成王的口吻,一般理解為“你這年輕的小孩啊,今後和群臣要像朋友一樣融洽相處。”皇上就是一只狗,只能捋順毛,王安石同學的狀元可惜了。
看著仁宗刷刷的勾了三份卷子,知道大局已定,老易也就不再說什麽。
按照慣例,仁宗又拿起名策大略的瀏覽一遍,再隨機的抽點幾個名字,讓身邊的手下去貢院取卷子,以防作弊。
仁宗看了一圈,忽然看到名策末尾有一個熟悉的名字,左軼。
好像是在那裏看過?下意識的也點了一下。
“就這些吧。”仁宗放下手中的名策,老易看到點了自己學生的卷子,很開心。實際上他也是心存僥幸,不過畢竟是自己學生也不好開口,說不定那小子還運氣頗好。
過了小片刻,氣喘籲籲的小官員就拿著卷子返回了。把卷子遞給皇上,隨即站到後頭歇息,隨時準備聽從吩咐。
擺上最上面的就是左伊的卷子,仁宗迎接過來,就驚訝道:“這字……”
老易心中得意,面上卻沒有任何波瀾,開口道:“聖上慧眼,此乃老朽那不成器的學生的考卷,也就這字拿的出手了。”
仁宗笑著點了點頭,字確實不錯,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。不過他還是沒有想到是左伊,老易當過先生,學生自然是不少的。
字好看,自然看的時候心情就好,洋洋灑灑幾千字,看下來直白又好懂,斷句也清楚,說的是不要隨便變法,一篇策論,言語還很幽默,例舉商鞅變法,之類的,搞的人民群眾只有兩個選擇,一個是上吊死,另一個是除了上吊以外的死法,比如投河……
仁宗看了都笑了。他覺得這篇策略實在是太精彩,太和他意了。
“好!如此好文,朕要是不看,就被你們埋沒了!就賜探花郎吧。”皇帝心情好,底下的也只是匆匆的掃了眼。
但是老易卻忽然跳出來說:“不可,皇上萬萬不可。此子太過年輕,還尚需磨礪,賜予同進士出身足以。”
老易不是要阻礙自己的學生進步,可是貿然來個探花,這個閑話大了,況且自己是為了讓那小子磨礪來了,能中就不錯了,按那小子的水準,過兩年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,如今這探花,把他推到這個位置,會讓那小子太驕傲了吧,他缺少的是磨礪,而不是名聲。
仁宗頓了一下,不明白老易居然還要阻止學生進步,這種事情他皇帝都開口了,底下人自然不會說閑話了。
皇上身後的太監閻公公看了那個卷子,卻著急了,他雖然看不來好壞,但是名字好歹認識,左軼左公子啊!如果他入朝做官,那接觸的機會就多了,老閻一直把左伊當他的福星,如此賣好的行為是一定要做的。
宋朝政治環境寬松,太監偶爾插科打諢說兩句話也沒有關系,況且看此刻老易這麽一說,皇上明顯有點不高興了。
“啟稟陛下,老奴有句話要說。”閻公公大膽的開口了。
仁宗楞了一下,這閻公公向來守規矩,今日為何如此,還當著老易的面,要知道這老易很蠻的,他要是參一本太監幹政,你老閻估計也要退休了,我都保不了你,不過看他如此鄭重,仁宗還是點了點頭。
“老奴聽聞此次貢士出了個最小的貢士,想必就是易大人的學生吧,此乃大宋之福,陛下之福啊,老奴認為易大人應該舉賢不避親,如此人才應該早日為聖上分憂才是。”閻公公正氣凜然的說了這些話。
老易和仁宗都愛聽。
仁宗聽到說年齡最小,好奇的翻了一下考生的資料,虛歲14歲,姓左,叔父左承仕……
別人不記得,這個名字以提醒,仁宗立刻想起來了。靠,那小屁孩,一個女娃娃居然來考狀元,誰給她的膽子。再一看,老易和老石推薦她直接參加考試的,仁宗苦笑了一下。
他還不能罵老易啥啥的,剛剛人家還拒絕了要點他為探花郎,說明他並不知情,想來老石那整天喝酒喝的暈的時候比醒的時候多的人,肯定也不懂。
此刻聽閻公公這麽說,應該也是想兩邊賣好,也不懂,說起來只有自己知道內情。
仁宗很內傷,自己剛剛還開口讚好,這到底好還是不好呢?想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拿出了隨身帶著的帕子,仁宗拿出來展開,看到上面的一對傻鳥,忽然“撲哧”一笑。
古有花木蘭,為何他朝不可以有女探花。
仁宗想著宮裏宮外,約束極大,他晚上想吃個夜宵都要猶豫,人生實在是無趣,那小孩倒是有趣,不如就這樣吧……
“易愛卿,如此年輕,受挫未必是好事,就這樣吧。”仁宗用筆把名策末尾左軼的名字劃去,又在第三的位置把左軼的名字補上,一臉得意的笑到。
“陛下聖明。”老易看事情已定,不好說啥了。
仁宗定了基調,這見識就算完了。他翹了翹腿,老易識趣的告退了。
想到未來的精彩,那些朝堂的老學究們,要是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厲害人物是個女娃,不知道他們會如何表態。仁宗心情很好,也不再看奏章了,擺架去張貴妃那裏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